公开听证是推进检务公开、阳光司法的重要方式,也是开展“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效举措。
8月30日,红古区检察院对2起司法救助案件进行了公开听证。听证会邀请3位人民监督员及区委政法委相关人员参加。
简要案情一:2011年12月21日至12月27日,在兰州市红古区窑街街道,被告人马某甲与羊某某、马某乙预谋后,以将羊某某嫁给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民苏某某为由,先后诈骗苏某某钱物88500元,其中6万余元均为向亲戚朋友借来的,截止目前未获得任何赔偿,马某甲正在服刑,苏某某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自因该案被骗后,为偿还借款,精神压力大,生活陷入困难。
简要案情二:2014年8月7日张某甲无证酒后驾驶面包车(无保险)由西向东行驶到红古区平安镇平安村时与同向行驶的李某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追尾相撞,致使乘坐在摩托车上的张某乙抢救无效死亡,摩托车驾驶员李某某受重伤。申请人李某某因交通事故致重伤二级,截止目前共获得赔偿5000元,剩余263351.64元张某甲无财产赔偿,亦无法通过诉讼获得剩余赔偿,自2014年事故发生至今长期吃药,丧失劳动力,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基本靠儿子务农、打零工赡养,生活困难。
该院第三检察部发现案件线索后,先后主动前往武威、永靖两地当事人家庭居住地实地走访调查了解,证实了相关情况,现场为当事人宣传了司法救助政策,指导案件受害人提交了司法救助申请。救助程序启动后,得到了上级院及区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召开救助评审会,核定了救助金额。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介绍了案情基本情况,提出了拟于救助的意见。当事人苏某某、李某某分别陈述了案发后家庭生活困难情况,希望检察机关对自己给予救助。听证员就救助标准、救助金的用途等向承办检察官进行了提问,并听取了群众代表的意见。
听证人员对案件进行了评议,一致认为两起案件两名申请人均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同意检察机关对两名申请人进行司法救助。
参加此次公开听证的社会各界代表,对该院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开展司法救助,特别是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让司法救助公开透明,让社会各界了解走进检察机关,感受司法温度的行为纷纷点赞表示肯定。
红古区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_365bet最新备用网站_365速发登录入口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把司法救助工作作为深化“检察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发放司法救助金既缓解了被害人家庭的困难,又有效防止了被害人家庭返贫,充分发挥了检察机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来源 | 红古区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_365bet最新备用网站_365速发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