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检察院“法治进校园”巡讲团
走进皋兰
2017年,兰州市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开展以来,市院按照高检院、省院要求,结合兰州市实际,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创新巡讲活动方式方法,上下两级院联动,“感人故事”、“精彩瞬间”频现,效果明显。目前,兰州市“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已进行了101场讲座,受教育学生、家长达55000余人,力争三年内对全市738所学校进行巡讲全覆盖。
2017年10月19日,兰州市检察院“法治进校园”巡讲团走进皋兰,以“打造阳光心态、健康快乐成长”、“守护青春岁月、拒绝校园暴力”、“青春期冲动为我们敲响警钟”等为主题,为五所学校的1900余名学生进行了普法巡讲。
一、多措并举,形式多样
一是“订单”式服务。不同年龄、不同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需求。每次巡讲前主动征询学校的意见,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设计巡讲内容。对接工作卓有成效,各学校对“法治进校园”活动非常欢迎,并对活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西固区院组织得力,巡讲前试讲、点评,大到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讲透,PPT制作存在的问题,小到肢体语言的细节是否到位,讲座时间的掌控等,以发放“问卷调查”形式掌握学生的需求。同时与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签订“检校共建”、“杜绝校园欺凌”承诺书,促进了检校共建活动。永登县院辖区学校居全市之首且分散,据此该院将辖区190所学校分三年分解到人,上至党组成员,下至巡讲团成员。同时利用家长、学生微信群宣讲,扩大了覆盖面。
二是“互动”式宣讲。兰州市院要求此次巡讲活动要创新方式方法,因此“感人故事”、“精彩瞬间”频现。城关区院未检全体干警利用休息日,组织不捕、不诉、附条件不起诉涉罪未成年人主体日活动,活动中以案释法让这些涉罪未成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宽容与鼓励。同时推出以未检干警名字命名的以案释法“皎姐课堂”、家长培训班等;安宁区院根据本院办理的校园欺凌案件,联合本院法律志愿者编排了情景剧以及拥抱“亲情”活动。全体巡检团成员精心制作的集音、图、文为一体的PPT、H5小视频、互动小游戏、适时的小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巡讲团在西北中学巡讲结束后,学生们要求再讲几个案例,不愿离去。在永登城关镇小学巡讲时,该校校长激动地说:你们讲课的形式和语言太贴近孩子们了,一改以往照本宣科、法律说教的陈旧模式。巡讲结束后孩子们兴奋地与巡讲团成员做起了游戏,该校校长临时请来当地电视台对巡讲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并一再请求再来。对于不具备电教设施的偏远学校,巡讲团成员从案例上多下功夫,适时播放微电影,力争每一次讲座都更具吸引力,达到让学生有所收获的目的。
二、合力监护,相伴成长
突出重点,以案释法。巡讲团在巡讲中,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反家暴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继承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达到普法、知法、守法的目的。
1、选准案例,以案释法。根据不同学校的客观实际,分别以侵财性型犯罪、暴力型犯罪、校园欺凌型犯罪、性侵犯罪、毒品犯罪、网络犯罪等,选取一类进行深入研究,以该类案件的现状、成因、法律规定、对策或建议等为宣讲内容,选取发生在校园周边及校内的我们自己办理的案件为例以案释法,达到教育学生树立正确金钱观、正确是非观、正确主动保护自己的预防犯罪,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宣讲目的。
2、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原则,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等不同层次设置与其年龄段相适应的巡讲内容,对低龄学生重点进行安全防范教育,促进学生摒弃不良行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初、高中学生侧重于法律常识教育和警示教育,促进养成守法意识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意识。同时,要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不同阶段特点,利用家长会等进行法治教育。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提高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
3、把握节点,及时预防。针对开学后、暑假前,小升初,中考、高考前夕及节假日等时间段,学生的防范意识不强、心理状态不稳定、精神压力大或者脱离学习心理亢奋等不同因素,我们制定针对性宣讲方案,以法律知识、安全常识、心理疏导、警示案例警醒、典型案例警示等为宣讲内容,达到了预防、教育工作先行一步的目的。今年暑假前,在兰州市教育局召开的校园安全会议上,市院未检处巡讲团成员为兰州市、县200余名校长作了“远离校园欺凌,护航未成年成长”法治讲座。
截止目前,兰州市检察院“法治进校园”巡讲团已赴三县四区的34所学校为20000余名师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了法治巡讲,兰州市三县六区检察干警分别在各自辖区的67所学校为35000余名师生及部分家长也进行了宣讲。为促进兰州市平安校园建设,创建和谐校园,构建校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防治体系做出了积极努力。


